一粒沙里看世界,一平米里也能搭建一座博物馆。5月7日上午,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一平米博物馆:搭建我的恐龙展》科普新书,同时正式开启了“一平米博物馆”品牌项目。
(相关资料图)
“一平米博物馆”科普图书不应该都做成百科全书“‘一平米博物馆’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目的就是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策展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一平方米的空间里创造属于自己的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副处长唐先华在发布会上表示。
上海自然博物馆以“一平米博物馆”系列科普书为切入点,打造“一平米博物馆”品牌项目。该项目以“情境学习”为指导理论,以科普书为辅助材料,通过科普讲座、户外探索、儿童剧场、“未来策展人”创训营等系列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展开,引导参与者了解“一平米博物馆”的概念及学习方法,策划并制作自己的一平米博物馆。品牌将邀请行业内专业人员,通过“工作坊”研讨形式,对教育内涵进行拓展和延伸。
作为情境互动手工书,“一平米博物馆”系列科普书首期以“恐龙”(了解消失的物种)、“动物邻居”(关注当下的物种)、“城市生态”(在城市化区域中保护生物多样性)三个主题贯穿生态保护理念,帮助读者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科学方法。
《一平米博物馆:搭建我的恐龙展》通过“挖掘和复原一只恐龙”“搭建一场恐龙展览”两个任务引导读者完成知识输入与场景构建,通过具体而完整的逻辑构建,帮助孩子们梳理知识,学会探究方法,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挖掘自己的潜能。同时,这套书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包括导读手册及相关知识拓展视频、全套折叠素材、可供手动挖掘的化石包等,兼具可读性与可玩性。
谈及为何选择“博物馆策展人”这一角色作为这系列科普书籍的切入视角,上海自然博物馆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的宋婉莉表示,科普图书不应该都做成百科全书,获取知识只是一个层面,更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锻炼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系列科普书,就是希望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学会用设计思维、探究思维等视角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并在活动和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和成就感。”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赵建军说,这个品牌项目、系列科普作品的价值,就是在于“把教育的自主权交给小朋友,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解决问题、感知世界”。
家长要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
“博物馆不仅提供了基于实物的一种特殊场景,还提供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学习方式——自由选择学习(free-choice learning),孩子们可以遵循兴趣自由地在博物馆中学习。”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鲍贤清说道。
上海拥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鲍贤清觉得家长们如果不抓住机会就太可惜了。作为一个六岁孩子父亲,他分享了他的实用经验:“比如今天各位家长带孩子回去后,睡前就可以跟孩子聊一聊他对这次上海自然博物馆之行印象深刻的地方,过一个礼拜再问,‘上周去的博物馆,你还记得什么?’孩子反复在念叨的地方,就是很好的兴趣点。”发现兴趣点以后,鲍贤清建议,家长应该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继续给孩子支持,把他们的情景兴趣转换为个人兴趣。
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何鑫是骨灰级恐龙迷,他在现场进行了四十分钟的恐龙科普演讲,在提问霸王龙的英文全称时,6岁的浩浩在台下最快最响亮地喊出了“Tyrannosaurus Rex”这个单词,赢得了全场的赞叹。这个小小的恐龙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以后想要成为一名“恐龙学家”。浩浩妈妈也表示,十分期待“一平米博物馆”系列后续的科普书,“形式很好。”
未来,上海自然博物馆将围绕“一平米博物馆”开展丰富有趣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双减”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做出更多有益探索。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培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